首頁 > 評論專欄 > 臺灣新政府的國際處境成為中美角力的延伸戰場

臺灣新政府的國際處境成為中美角力的延伸戰場

(合傳媒) 賴清德總統當選人即將在5月20日宣誓就職,但是中國和美國的世界影響力競逐已經體現在臺灣的國際處境--無論是參加就職典禮的外國慶賀團或是世界衛生大會(WHA)出席資格。新政府的外交前景難逃兩大強權的角力。

北京近來不斷地警告臺灣的非邦交國不要來臺北參加就職典禮,但是仍然有美國、加拿大及新加坡等慶賀團,以及歐洲議會友台小組議員、英國、日本、澳洲、韓國等國國會議員等來賀。

代表美國人民參加就職典禮之代表團成員包括前總統特別助理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狄斯(Brian Deese)、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以及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將一同隨行,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也將同行。美國在台協會表示他們將強調「美國長久以來對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承諾。」

外交部表示共有51團508位外賓將參加就職典禮及相關活動。其中邦交國訪賓,計有元首團8團、副元首團1團、外長團1團及特使團2團,包括教廷循例指派的特使。

在此同時,今年「世界衛生大會」(WHA)即將在月底於瑞士舉行。即便有美國等大力的支持,但是臺灣目前仍未獲邀出席。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於5月1日發表聲明,強力鼓勵(strongly encourages)「世界衛生組織」(WHO)恢復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使世界可再次受惠於台灣的專長及經驗。聲明中指出台灣持續被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外,將削弱全球公共衛生合作及安全,而邀請台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對落實「世界衛生組織」全民均健(Health for all)的目標為極其重要的一步。

歐洲地區「福爾摩沙俱樂部」(Formosa Club)各國共同主席領銜,包含歐洲議會在內,總計29個國會近870位國會議員連署,於5月15日聯名致函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強力聲援台灣出席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會議、機制及活動。該函並副知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5月13日宣稱中方作出不同意臺灣參加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的決定。「臺灣地區在未經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世衛大會。」

臺灣外交部發言人兼公眾外交協調會執行長劉永健則反擊道: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事實也是國際社會公認的現狀。「外交工作是我國的主權行使,他國無權置喙。參與國際社會是我國身為國際成員的權利,從來不是寄望中國的善意,不需對岸的同意,更不會在對岸打壓下屈服。」

此外,美國國務院亞太助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 近日於聯邦參、眾兩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明確表達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以及參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及「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等國際組織。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指出賴清德政府的外交挑戰包括美國跟中國大陸之間的競爭甚至衝突,另外在新政府若不願意接受「九二共識」的情況下,兩岸可能也沒有辦法恢復官方的溝通。「如果是這樣子大的背景之下,我們的外交邦交國就會面臨到中共去爭奪的更大壓力。中國會採取更多的行動來爭奪我們的邦交國。」針對其它國家跟臺灣的一些官方的互動,中國大陸當然也會繼續地施加壓力。「當然有些看得到有些看不到的地方都會影響到我們政府向外擴展的一個空間。」

外交部長吳釗燮近日坦承有二個邦交國因其內部問題或中國鎖定進行滲透,長期有隱憂,但短期間內邦交不至於生變。

左正東認為臺灣目前的12個邦交國仍然會有危機存在的。有些邦交國比較需要其它國家的發展援助,就給中國大陸介入的一個機會。中國大陸在擴展它的地緣政治影響力。所以這一切都會使得臺灣要守住這些邦交國會越來越困難。

當然還包括美國本身它在協助臺灣維持邦交時,它跟這些國家的關係,還有美國目前內部面臨重整。這也同樣給中國大陸一個爭奪臺灣邦交國的機會。所以這三方面來看,「我們未來的邦交國還是會持續面臨中國爭奪的壓力。」

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認為新政府接收了蔡英文政府正、負二個面向。正的部分就是臺灣的國際能見度比較高。國際同情臺灣處境的國家變多了。負的部分就是蔡英文任內減少了10個邦交國,目前剩下12個。「如何努力維護這12個,基本上就已經很困難了。那唯一緩解的可能性就是兩岸中間不要太僵持,不管剩下的12個邦交國內政如何變化,不要因為中國大陸的力量而使得我們邦交國再減少。」

黃介正指出:「臺灣面對這個越來越高的國際關注,不要以為是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而是它們對於自己的利益會不會因為臺灣未來有事而受到影響。是對於它們自己利益的關注。」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陳斌華於5月15日回答記者關切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議題時回答:「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我們交往都不存在障礙。民進黨只要放棄“臺獨”立場,對話交往就可以進行。」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明祺認為國臺辦是在老調重提。「它的一貫的立場就是不跟民進黨的政府來互動。」

陳明祺認為其實從來沒有所謂放棄臺獨的問題。因為民進黨追求的就是保持現狀,繼續強化中華民國的主權。中國在國際上對臺灣持續施壓,但是臺灣還是用正面態度面對國際社會,尋求跟國際社會的有意義的參與和良性互動。蔡英文總統執政的過去八年和理念相近的國家互動非常的密切,陳明祺期待新政府持續接棒。

值此國際社會高度關注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對於兩岸相關的談話及區域穩定的影響,他在5月14日應「民主聯盟基金會」(Alliance of Democracies, AoD)邀請,以錄影方式於第七屆「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發表演說。他就任總統後,將繼續捍衛全球的民主價值。新政府的工作將圍繞四大支柱:強化國防及不對稱戰力;改善經濟安全與供應鏈;持續與民主國家建立夥伴關係;建立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

賴清德說:「臺灣將致力維護兩岸現狀,我不排除在相互尊重、互利互惠、尊嚴且不預設前提的原則下與中國展開對話。臺海衝突不會僅止於臺海,為了全球和平與自由,我們須強力嚇阻所有威權敵意。」

左正東預期賴清德持續蔡英文總統的親美路線但是在臺灣獨立議題上面不會採取急躁的做法。「我覺得他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向國人、向世界證明他是否可信賴,而且有高度可預測性的一個政治領袖。」

黃介正認為北京不會有立即的,決定性的,不可逆的回應。會需要一點點時間。「很多客觀因素包括美國總統11月才選,包括中國大陸7月才開三中全會。所以他國際上面強權國家的國內議事日程擺在那裡。所以越大的國家越不會希望一個相對小的國家的一篇演說去攪亂他們大國之間的互動關係。」

來自菲律賓的德拉薩爾大學 (De La Salle University) 國際研究副教授Charmaine Willoughby在參加於臺北舉行的座談會時結論:「兩岸關係的發展取決於美中關係的變化。」

蔡英文總統5月17日出席總統府歡送會 ▲蔡英文總統5月17日出席總統府歡送會

蔡英文、賴清德5月17日出席總統府歡送會 ▲蔡英文、賴清德5月17日出席總統府歡送會

分享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