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部會新聞 > 內政部表揚公共造產績優地方政府 宜蘭縣創盈餘逾5億元 全臺年盈餘高達12.8億

內政部表揚公共造產績優地方政府 宜蘭縣創盈餘逾5億元 全臺年盈餘高達12.8億

(合傳媒) 為鼓勵地方政府透過公共造產創造財源,內政部今(17)日於宜蘭縣中興文化創意園區舉辦「公共造產業務績優表揚暨觀摩會」,由內政部參事范琳珮代表主持,表揚嘉義縣、南投縣、宜蘭縣等3個縣政府及屏東縣枋山鄉等6個鄉鎮市公所,肯定地方政府113年度推動公共造產事業的卓越表現,創造高達12.8億元的盈餘。

內政部表示,113年度共有14個縣市政府、73個鄉鎮市公所推動公共造產事業,總收入高達近23億元,其中盈餘12.8億元,繳庫金額6.3億元,顯示地方政府經營成果豐碩。其中,嘉義縣政府所轄擁有公共造產事業的鄉(鎮、市)公所達14個,佔全縣73.68%,比例為全國最高。南投縣政府則是訂有完善作業程序協助所屬鄉(鎮、市)公所辦理公共造產事業,成效卓著。而宜蘭縣政府盈餘更突破5億元,盈餘為全國最高,其運用科技有效控管轄內土石採取事業體,並透過資源整合與策略合作,成功提升整體營運績效與獲利。

另本次公共造產事業工作競賽,分為觀光育樂、服務設施、殯葬設施、綜合發展及營運進步等5大類,獲獎單位分別為屏東縣枋山鄉公所「莿桐腳濱海遊憩區」、宜蘭縣羅東鎮公所「民生商場」、屏東縣內埔鄉公所「納骨堂」、苗栗縣苑裡鎮公所「青埔生命紀念館、敬心館」、嘉義縣新港鄉公所「第二納骨堂(生命紀念館)」及嘉義縣大埔鄉公所辦理「大埔山莊、曾文納骨塔、曾文水庫遊艇、曾文水庫釣魚平台、太陽光電」等事業,辦理成效優異。

內政部進一步指出,為使公共造產事業得以永續經營並配合中央淨零排放及再生能源等重大政策,特別與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及經濟部能源署合作,今年共同舉辦綠色能源研習會,邀請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講師,協助地方政府瞭解碳交易及小水力發電等政策。內政部未來將持續支持地方政府善用在地資源,建構低碳商業模式、創造綠色就業並提升社會福祉,協助公共造產事業體轉型,開創財源、增加就業機會,進而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范琳珮參事致詞。 ▲范琳珮參事致詞。

114年公共造產業務績優表揚暨觀摩會大合照。 ▲114年公共造產業務績優表揚暨觀摩會大合照。

分享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