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傳媒) 數位科技快速發展,各種創新應用方興未艾,為社會與經濟體系創造嶄新的價值與效益,但也衍生出潛在風險。AI 技術的進步,讓我們在數位世界中,難以判斷所面對的對象是真實人類,抑或由 0 和1組合而成的演算法。這些風險與以往傳統建立「信任」的運作方式不同,因此各國政府積極透過制定相關政策與規範,應對不斷變化的數位風險,我國也不例外。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觀察,美國發布「全球人工智慧研究議程」,目的促進全球發展安全、可靠且值得信賴的AI;歐盟透過法案制定資料共享的機制,促進資料流通;丹麥透過建立認證標章等措施協助產業合規,確保企業的資料安全、落實可信任AI應用;新加坡成立專責國家數位信任中心,積極建立AI治理機制,鞏固政府與企業及公眾之數位信任關係等。綜合以上顯示,數位信任不僅是一種民眾對數位科技信心的表現,且提升成為國家層級的戰略議題,更是產業競爭力擴展與數位主權實現的關鍵基石。
數位產業署表示,數位信任是一個複雜且高度相互依存的關係網絡,沒有任何單一組織能夠獨自應對信任挑戰。數位產業署配合本部數位發展三支箭,由產業發展之需求出發,相關作為包含建構「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供民眾可即時查詢或通報可疑之網路詐騙訊息;建立第三方支付服務業能量登錄制度,與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協防虛擬帳號詐騙案件;完成《電子簽章法》及相關子法修訂,協助政府機關與業界廣泛採用電子簽章技術;推動主要電商業者導入隱碼技術,以避免消費者個資於物流配送過程中外洩;與公協會合作成立「產業資安強化推動工作小組」,協助企業進行資安評級;協助我國資安產業研發後量子密碼晶片公版平台等,穩健推動產業間數位信任環境的建置。
新年開春之際,展望數位經濟發展未來,「數位信任」的建立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數位產業署將持續與產業界密切合作,深入了解產業需求,提供相關的框架與指標,引導臺灣迎接數位經濟「蛇來運轉」的嶄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