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大陸新聞 > 「穿布鞋的馬雲」解讀阿里巴巴帝國20年崛起史

「穿布鞋的馬雲」解讀阿里巴巴帝國20年崛起史

在馬雲創立阿里巴巴之前,馬雲從1992年到1998年的三次創業經歷可以說都是失敗了。1992年創辦的海博翻譯社,沒有持續的盈利模式;1995年創立的中國黃頁丟掉了控制權;1997年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自由發展空間。

於是他懂得了:第一小公司要有制度,不然服務員拿了貨款,你還不知道;第二是生意模式決定了未來的供應規模;第三是有一致想法的團隊很重要。當馬雲帶著18個朋友回到杭州錦創業的時候,他把選對人和做對事看的特別重要。這18個小夥伴中的絕大多數現在還在阿里巴巴,有些還擔任著重要的職務。

對於馬雲的傳奇自不用多說,我們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來理解馬雲的阿里巴巴帝國。他們分別是:阿里巴巴的創業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轉型階段,各自的戰略決策。

阿里巴巴創業階段(1999-2002年):阿里巴巴B2B跨境電商

1999年到2002年這段時間看作阿里巴巴的創業階段,這段時間,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是B2B跨境電商業務,說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商業行為,當時的阿里巴巴主要是幫助中國的中小國際貿易企業,把商品賣到海外去。

1999年,馬雲發現公司的知名度實在太低,馬雲就召集了第一次西湖論劍,邀請了當時的新浪王志東,搜狐的張朝陽,網易的丁磊等響噹噹的企業家。他們的參與給阿里巴巴帶來很好的口碑行銷效果。所以說,馬雲在行銷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

阿里巴巴的運氣也很不錯,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前就拿到了大筆的投資。1996年十月,剛剛創業一年,阿里巴巴就拿到了高盛500萬美元的投資,幾個月後又拿到了軟銀的2000萬美元投資。拿到這兩筆投資之後不久,美國的互聯網泡沫就破裂了,如果沒有這兩筆錢,很難想像阿里巴巴能順利的度過那個互聯網的寒冬。

阿里巴巴成長階段(2003-2006年):淘寶和支付寶

這段時間,阿里巴巴主要的新業務是淘寶和支付寶,淘寶和支付寶是正式面向個人消費者的一種商業模式。

馬雲注意到美國ebay的商業模式,雖然當時ebay主要是C2C領域,而阿里巴巴主要是B2B領域;但馬雲判斷ebay很可能進入B2B領域。

2003年ebay進入了中國市場。2003年,阿里巴巴每天收入已達一百萬,馬雲決定進入C2C領域,於是就有了現在的淘寶。

憑藉馬雲對中國個人消費者的理解,他認為平臺在C2C業務中,收手續費是一個很不明智的選擇。於是,淘寶從創立就宣佈三年不盈利不收費。淘寶的成立可以說是抓住了中國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與互聯網普及的大趨勢。

到2004年底,淘寶已經有450萬用戶,可以說淘寶和支付寶之所以能在中國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馬雲的阿里巴巴創始人對中國消費者需求的理解,遠比ebay等國際競爭對手又來的深刻。

淘寶面臨來自ebay的激烈競爭,還採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廣告策略,在數量眾多的中小網站打廣告,用低於對手十倍的行銷費用,僅僅咬住對手的發展速度。

2005年,雅虎投資阿里巴巴10億美元,鉅資到手的阿里也犯了一些錯誤。比如大舉進入搜索領域的失敗。

阿里巴巴成熟階段(2007-2013年):菜鳥和餘額寶

2007年到2013年,這段時間,阿里巴巴主要新業務是菜鳥和餘額寶。到2007年底,阿里註冊用戶達到了2760萬戶,淘寶用戶則達到了5300萬。

通過阿里巴巴、淘寶、支付寶、阿里軟件、阿里雲、中國雅虎、中國萬網、菜鳥等,阿里生態成員企業為用戶提供交易流,資金流,數據流,信息流,物流等一體化服務。

各個阿里生態成員企業之間相互關聯行銷,讓用戶可以足不出戶,阿里就能滿足日常的辦公和生活的需求,成為了所謂的阿里巴巴生活方式。

2011年淘寶一拆三分為淘寶商城、一淘、淘寶網,三塊業務。

2012年阿里集團一拆七,形成了淘寶網、一淘、天貓、聚划算、國際業務、小企業業務、阿里雲,等七個事業群,被稱為七劍下天山。

2013年七個事業群再次拆分為25個事業部,把公司拆成更多更小的事業部運營,希望給更多的年輕阿里領導者創新發展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B2B業務於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在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籌集了大量的資金,這又是阿里巴巴的幸運嗎?

阿里巴巴轉型階段(2014年以後):螞蟻金服集團、阿里文娛集團

這段時間裏,阿里巴巴主要的新業務是成立了螞蟻金服集團、阿里文娛集團以及併購和參股了眾多的企業,包括優步、高德、優酷、土豆等。

阿里巴巴的轉型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一是用戶需求的轉型,二是產品形態的轉型,三是組織文化的轉型,四是市場策略的轉型。

從用戶需求的轉型看:阿里巴巴在2013年底淘寶和天貓上的活躍買家超過了2。31億,活躍賣家大約800萬。2013年全年這些買家和賣家之間發生了113億筆交易,共產生了50億個包裹,占中國當年包裹總量的54%。

當時阿里面對的最大挑戰不是進一步增加用戶的數量,甚至不是賣給現有用戶更多的衣服食品,而是重新認識用戶深層的需求,重新理解用戶新的消費習慣。

在2013年九月份開始的那場「來往」和「微信」的大戰中,阿里巴巴慘敗。當騰訊馬化騰說,微信只是移動互聯網船票的時候,阿里巴巴急切地也想擁有一張船票。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阿里巴巴收購了移動流覽器「UC」、移動導航軟件「高德」、移動打車平臺「快的」、自己建立了移動辦公平臺「釘釘」

除了這些具體的產品形態,阿里巴巴還把重點放在了打造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上,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阿里雲」和「螞蟻金服」。分別是技術基礎設施和金融基礎設施,掌握了這些基礎設施的主導權,甚至未來的突破性技術。無論將來的行業趨勢如何發展,阿里巴巴都能佔據最有利的地位。

馬雲:「48歲之前工作是我的生活,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這段話雖然有些煽情,但也說明了馬雲有意遠離一些具體的管理工作。從更宏觀的層面把握企業發展的方向,並把握未來的科技趨勢。

阿里巴巴網羅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科學家。為把握未來的商業趨勢,阿里巴巴早在2007年就成立了阿里研究中心,後來升格為阿里研究院。

在轉型階段,阿里巴巴還完成了另外一件事,就是在2014年美國上市。上市後獲得了巨額的資本,是阿里巴巴能夠通過公司創投的形式控股,參股眾多的互聯網新型企業,迅速完成了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佈局。

在阿里巴巴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一個企業能夠順利發展的階段,一定是這個企業的用戶,組織產品和市場等戰略要素的協調發展。

博客來網路書店:穿布鞋的馬雲
博客來網路書店:穿布鞋的馬雲

分享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