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傳媒) 文化部所屬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自114年4月10日至5月25日,在該館第一、二展覽室舉辦「True Colors真實色彩—林時植陶藝複合媒材創作展」,展出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林時植老師的系列創作。本次展出的《異域》及《真實色彩》系列,運用了金工鐵件與陶藝雕塑的材質及手法,並巧妙地融合為一。林時植認為本次的展覽,是一次關於人性與未來的探索,帶領觀者穿越悲觀與希望交織的深淵,以全新的視角思考我們與地球的關係。
藝術家林時植,新竹人。出身於傳統的大家庭,卻沒有繼承父親的鐵工廠;生長在高科技業林立的都市,卻選擇自然原始的陶土藝術,做為終身志業。求學階段歷經美工、化工、工業設計,以及藝術學院等看似迥異而衝突的專業訓練,反而成為林時植的多元養分,融會體現於其複合媒材的創作上,進而卓然自成,獲得文化部臺灣工藝之家的殊榮與使命,成立「陶藝之林」,同時身兼玄奘大學藝術與創意設計學系及國立清華大學推廣教育中心講師,為藝術的傳承,貢獻心力。
2018 年發表的《異域》系列,推演人類滅絕後的世界,探討人性在危機中的多面樣貌。人類長期以來對地球過度開發與資源濫用,不僅導致生態危機,導致許多物種滅絕,也讓人類自取滅亡。此時,一個嶄新的後人類時代悄然登場:AI 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取而代之,肩負起恢復地球生態多樣性的神聖使命,讓萬物重新復甦。
2019年爆發的疫情,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社會的信任與連結被逐漸撕裂。在經歷這段痛苦與沉潛的過程中,林時植開始重新反思人性與未來:《真實色彩》系列,省思並回溯到人性最純真的起點,嘗試以孩童的雙眼注視這個充滿矛盾的世界。在後人類時代, AI 仿生人以理性與智慧,取代人性中貪婪與弱點,成為新的地球生態守護者。
林時植將性質看似對立的陶藝與金屬結合,用衝突的強烈張力,以魔幻寫實的手法,演譯末日世界的悲劇,以及人類缺席後的新生與希望。常溫下,陶土柔軟可塑、金屬冰冷剛硬;但歷經高溫淬鍊,陶器卻能定型堅固、金屬反倒柔韌如水。正是這種既衝突又互補的關係,精準演示出劫後餘生的悲與喜。透過這樣的創作,林時植希望喚醒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同時對未來的文明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為這個時代留下更多可能性的解答。